nbsp;
毕竟,刘范和刘诞想要谋杀的是李傕,放他们的子嗣回益州,若不经过李傕,确实容易闹僵,宣璠自认为是为了大局着想。
只可惜,现在的他,在诸人眼中乃是士族中的败类!根本没有人愿意平心静气的与他说话。
别的不说,看看宣璠在初平年间做过的三件事就知道他多招人厌恶了。
初平元年,董卓欲迁都长安,杨彪与黄琬极力反对,时宣璠为司隶校尉,受董卓之命,以灾异为由,奏免杨彪、黄琬。
初平元年,宣璠领董卓之令,收捕太傅袁隗、太仆袁基及其家属,袁家母亲及姐妹、婴孩以上五十余人下狱被诛。
初平二年,董卓指使宣璠持节,拜董卓为太师。
这三件事,虽非宣璠本意,却足矣使其声名尽堕,为士人同僚所鄙!
特别是李傕反攻长安后,对宣璠格外热情,屡次相召,大有拉拢之意。
群臣对宣璠皆鄙夷唾骂!
此刻的宣璠被杨彪出言讥讽,脸上挂不住。
他环顾四周,厅内数十人,竟无一人肯站出来替他说话,不由悲从中来。
“司徒公,我一片赤诚之言,实为公器!文先为何出言讥我?!我心不服!”
淳于嘉捋着须子:“光禄勋之言,颇有道理,老夫记下了,定然谨慎处置。”
“至于文先适才所言,乃相戏尔,莫往心里去。”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