斤来,一方面可以显得地主财大气粗,另一方面也能临时吸引其他的没有租借粮食的村民。
粮食运到了院子里,郑江停摔解开捆着麻袋的绳子:谁拿了米斗,现在就过来量。
以前借粮食都是自己到地主老爷家去拿,自己再远远驮回来,像地主主动送到村里已经很少见,时下竟还要用他们的米斗量米,以前奸诈的地主会特制米斗,明儿瞧着量出来是那么多米,自己拿回家再用米斗量就会缺斤少两,不少村民都跌过跟头,纵使如此也不敢再去找地主争辩,只能憨吃哑巴亏。
村民们虽都没说话,心里却跟明镜儿似的,这地主老爷公正咧。
我这儿有,大伙儿用我的没问题吧?
蔡凛抱着自家的米斗晃了晃。
成,就用你家的。
于老汉瞧着大麻袋里谷粒儿饱满的粮食,心下都快乐呵坏了,巴不得马上把粮食背回家去。
于老汉要租借的是八十斤粮食是吧。
是咧,是咧!
蔡凛家的米斗一次只能量十斤,八十斤也得量上一会儿,纵使费功夫,村民们也乐在花费时辰等着,蔡凛把米往老汉带来的箩筐里倒,故意将手抬的老高的倒,站在外头的村民眼真真儿的瞧着大颗的谷粒落进箩筐里。
这谷粮品质也忒好了,我都没瞧见空壳儿的。
那还不是实打实的八十斤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