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未有多大家底,就算咱们同韩仇两家已经不对付,也犯不着老爷那般示好拉拢一个小户啊。
若是脚跟儿稳健了还容易拉拢?
可郑家也就开了个巴掌大点的小饭馆儿,门面儿还是租的,生意就是再好,每日也就那些盈利,一时半会儿成不了多大的事儿。
你啊,目光短浅了。饭馆儿是小,可是卖的那些稀罕东西别的酒楼食肆里有?郑江停不过二十来岁的年龄,能从青梧巷里翻腾到城北民巷来,没点本事是能办的事情,那些个富家少爷这个年纪还在到处惹是生非,别人却是成家立业了。
管家咂摸了一会儿:还是老爷看的通透。
胡劲鑫摆了摆手,长吐了口气靠在轿子上:倒也不指望着拉拢了郑家能和韩家仇家比,到底是根苗子,且看着吧。让他们步子提快些,乏了。
管家依言提高嗓子呵了轿夫一声,这些日子为了筹买粮食也是跑断了腿,每年缙城里的大户都会按例半送半卖一批粮食给官府,官府再往上头递交,极好的粮食是有可能送到京都供应皇城的,层层下来官府有面儿,他们这些做生意的商贾自然也会在方方面面都方便不少。
今年城里都知道阳亩村的粮食好,卖到城里来的大多数都被韩家和仇家揽了去,径直往村子里去买吧,早有人就抢在了前头,兜兜转转大粮铺小粮铺的跑,收的粮食还不足要给官府的一半,胡劲鑫也是愁,若是一同上交的都是普通米粮,官府自是不会多说什么,可一旦有人更好,别的定然会被比下去,平白比人矮了一个头,眼下又正是三家人不和睦的时候。
对了,老爷,您不是说前些日子同郑江停打照面时便是见他买进了粮食,何不探探口风。
人家怕是也不易买进来的,时下收了阳亩村好米粮的大都把东西捏着,少有人愿意二手拿出。罢了,再寻两日,若实在弄不到再考虑郑家吧,动作要快些,韩家和仇家也还在搜买。
是,老奴在多安排些人手下去。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