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着
,钞票大大的有!你们看着工厂
,我马上去找冈本领事
,哈!
哈!哈!”
菊池像是打了鸡血似的
,一溜儿烟似地跑了。
中共胶澳(青岛)市委李书记频频组织罢工的领头人,开会研究解决罢工期间,每个纺织厂出现的各种问题。于戈娇每天都奔波于大康纱厂和罢工指挥部之间,她需要解决的主要是,女工们的思想
顾虑问题
,有些女工表示坚决与日本老板斗争到底
,有些女工则害怕被日本老板秋后算账丢了工作,
产生了退缩的情绪
。于戈娇和她的同伴们(
厂工会领导成员),根据市委指示
,一方面做女工的思想
工作
,一方面利用社会捐赠筹集来的物资
,适当解决困难女工的家庭问题。
女工们看着十八九岁的于戈娇和她的同伴们都如此年轻,却做着成年男人们才会干的事情,心中无比敬佩。在于戈娇她们鼓励下,参加罢工的女工们都明白了维护自身权益需要大家齐心协力才能最
终有好结果,所以那些有顾虑的女工基本稳定了情绪。在六家参加罢工的纺织厂里,于戈娇所在的大康纱厂
,没有出现罢工女工流失的现象。
经过几轮的谈判,有些条件日方做出了让步
,比如要对死者家属安抚赔偿,处罚肇事监工,不准事后报复任何工人,不准打骂工人放狗咬工人,女工要有特殊待遇,改善工人基本生活条件,加班要
有加班工资等等
。但是,在承认工厂里组建工会组织这一问题上
,日方始终不做让步
。工人谈判代表
认为工会组织是中国法律授予工人的权利,必须在中国人劳动的场所组建自己的工会组织,以组织的形式保障工人权益,日方认为中国人根本不配跟大日本帝国的企业谈什么人权保障,对中国人做出的妥协让步,已经是给足中国人脸面,再谈什么组建工会?
日本人想杀人的念头都要冒出来了,要不是日本本土政府方面催得太紧,必须在短时间内恢复布匹生产,前面的条件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