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个种桑、养蚕、缫丝、纺织、缂丝、绣花、印染……每一个行业的利润都是相当可观,只要有交换,只要还有足够的人口,就不愁长久存续下去。
\n
即便丝绸不行,还有苎麻、葛麻。
\n
实在是穿衣卖不了钱,还有玻璃、水泥、陶瓷、漆器、家具等等行业。
\n
这些新兴行业组成的行会,成员都是老兵,因残退役的鳄人、勇夫,受李解指定组建这些行会的时候,其实就是类似“老兵委员会”的半官方性质。
\n
整体的收益加起来,相当相当的丰厚。
\n
而这份丰厚的收益,在汉国的体制中,是要缴税的,都不需要过手,行业行会在源头上就进行截留。
\n
现在,这一部分的截留,只要在淮水女神宫之下,就能减免五到十年……那凭什么不干?
\n
当初李解跟小弟们的约定,一般就是五年、十年减免税赋,然后再根据各自家庭在水利工程及各项大型工程中的出工工时来折算减免。
\n
这个约定,在白沙村时期就定下了。
\n
因此回头再来看,倘若新增一个类似淮水女神宫的部门,可以捞个五年十年的税赋减免……凭什么不兴奋?
\n
魏子羽终于搞明白之后,其实内心也犯嘀咕,在他看来,还是土地最重要,可仔细想想,汉国把水利工程定性为全民性质的固定投资,而不是李解个人私有,那么享受这项固定投资带来福祉的人,肯定不能够只有高层。
\n
尽管来李解这里上班要晚一点,但魏子羽也是听说过的,之前运奄氏、蔡氏、云氏、云轸氏、吴氏等等吴楚淮水老世族,都曾劝说李解找个好祖宗。
\n
然而李解完全没有这样干的,至于说纪念先帝勾陈,李解也从来都说自己跟勾陈没啥关系,但民间还是流传着他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