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一筹,却卖不过人家!
不过苏钰臣做阿飘的时候也有看到过一些男人卖妻卖女就为了拿几两银子到赌桌上去赌,所以想了想站在这个角度,倒也是可以理解平头百姓为了省几文钱到别处去买米的情况了,毕竟这个米可不像别的,天天都要吃。
苏钰臣脑海中突然灵光一现,感觉自己抓到了商机:“那咱们为什么不自己种粮食?我们苏家那么多的良田,江南土地又肥沃,应该也能种出来比较好的稻米吧?”
秦掌柜对苏钰臣的不识人间疾苦简直就要发笑了,不由得心里对这个三少爷外面草包的风评又信了几分。不过秦掌柜为人还是老实的,所以也没有不耐烦,继续回答苏钰臣的问题:“江南一带原本确实是产粮大区,只是随着近几十年来江南老百姓富裕,大家都开始用土地种植水果、棉花、花卉等物,这些东西更能卖的出价格,反而种粮食的人越来越少,如果要在江南地区包大块土地去种稻米,那成本还不如从北方采购来的划算。”
苏钰臣俊秀的双眉紧紧的皱到了一起——看来做生意是没有自己想的那么简单,以前对这些东西都没有好好认真关注过,看来自己也得从头学起,否则就算接手了苏家的产业,到时候被下面人诓骗了也不自知。
想到这里,苏钰臣更加认真了一些,同时心里头也暗自嘀咕道:蔡通判,这人名字倒是有些熟悉,元和三年扬州府的蔡通判.......有了!竟是这个人!
苏钰臣从脑海记忆线中扒出这个人的一瞬间,紧皱的眉头一下子就打开了:我当是谁呢!原来是这个倒霉蛋!
第十章
:定下婚期
既然这个蔡通判是注定要成为炮灰的人物,苏钰臣心下也就一定——毕竟民不与官斗,他们苏家财富再多,在当官的人面前还是得点头哈腰、不敢有半点造次。也是因为这样,“苏记米铺”对上“王记米铺”后,也只能一退再退,直到如今退无可退的地步。并非苏家不能,而是不敢。
苏钰臣带着青松回府,心里头琢磨着米铺的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