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中就有缺陷:一是魄力不足、二是有些太过急功近利。所以往往小便宜是可以赚到,但是从长远看却往往顾此失彼、难成大事。
毕竟往往一桩生意的决策,最终都是要家主拍板,家主的思维意志稍有偏颇,得出来的结果也会是南辕北辙。
而苏钰臣是站在前后百年的时光洪流上,去看待苏家的家业,自然比之苏谨山要看的更高更长远。苏谨山想着虽然自家已经和京城五品官员结为姻亲,但是到底远水救不了近火,苏家既然已经舍掉了粮行这桩生意,还是和气生财为好,不值得为此和王家、和蔡通判决裂。
倒不如趁着这个时候和王家联合起来,一起大赚一笔——毕竟昨日王家已经派人来说和,并且保证哪怕等水灾退去后,以后的粮食生意在扬州城内二分天下,互相联合,共同盈利。
这对苏谨山来讲是最好的结局,既不得罪人,又有利可图。
可是苏钰臣却是当场一口回绝了王家管事,气的苏谨山在人走后又连连灌了两杯凉茶,才耐下性子先询问一番苏钰臣的想法。
所以说,人自身的行为形象都会潜移默化的影响自己身边的人。
若是以往,苏谨山早就眼睛不是眼睛、鼻子不是鼻子地臭骂苏钰臣一顿了,但是现在倒是也会强忍怒气询问小儿子的想法了。
苏钰臣从来没觉得自己是多聪明之人,毕竟自己几斤几两还是知道的,只是现在他占着重生后庞大的记忆量,可以知道未来即将发生的许多事情,所以在苏钰臣看来,王家不足为惧,蔡通判更不足为惧。
但是他没办法直接告诉他老爹,这个蔡通判马上就要变成吴英全的替罪羊,直接被江南巡抚陆渊铭押解回京,一家老小最后都发配到了极北之地吧?若是这样说,他肯定会被人当作异端,搞不好都要把他关起来抓鬼招魂都说不准!
苏钰臣是土生土长的大魏人,周围人对鬼神的想法他了解的很,哪怕对方是自己的父亲母亲,他也没办法透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