驶过该机的飞行员威廉帕克都说:“它看上去真的就像从外星球来的什么怪物……从空气动力的角度看,它看上去根本就不像能飞行的东西。”
这只令人瞠目结舌的诡异怪鸟就是大名鼎鼎的f-117“夜鹰”。而它的造型之所以如此奇特,只为了实现一种开天辟地的新功能—隐身。
“夜鹰”隐身之法
f-117由美国洛克希德公司研制,该公司在隐身飞机方面已经具有雄厚的技术积累,1978年开始攻关,1981年6月试飞了原型机,1983年10月开始装备部队。所谓“隐身”,当然并不是像空气一样被人“视而不见”,而是让各种遥感仪器难以捕捉到飞机的存在,包括雷达探测、红外探测、光学探测、声波探测等多种方式。为此,隐身飞机需要针对各种探测方式一招一招地拆解。
雷达是发现高空飞机的主要仪器,也是隐身飞机的“头号敌人”。它将电磁波辐射出去,再根据接收物体的反射电磁波情况判断对方具体情况。为了让雷达发射出的电磁波无法反射回去或使回波无法反映真实信息,飞机在外形上要尽量回避垂直于入射波的平面或与雷达入射方向成直角的缝隙和边缘,少使用尖锐的边缘,最好用菱形或无尖锐边缘的凹面等设计。f-117的奇怪形状也是因此所致。该机通体都是由垂直平板构成的平面多棱角体,从驾驶舱一直排列到机翼,仿佛一颗大钻石,几乎找不到任何曲线和曲面。整个飞机也没有其他突出物,减速板被取消,武器全部内置在机体内,伸缩式通信天线平时也在机身内部,这些设计使入射的雷达波大多散射到其他方向,反射回接收器的波束又弱又少,仅能形成瞬时闪烁的微弱回波。
在散射雷达波的同时,f-117机身还采用了能吸收雷达的塑料和其他非金属材料;在不得不使用铝合金的位置,就用环氧树脂胶粘上一层“费伯洛伊”复合吸波材料,其具体成分至今仍为机密。座舱玻璃也有透明吸波涂层,可通过自身吸收作用减少目标雷达散射截面。
此外,f-117临近战场上空时,电脑会自动计算出敌方电磁波的反射方式,通过变化自身造型将雷达波汇集成定向窄波束,并把背景杂波与飞机回波融为一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4页 / 共4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