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少君的功劳,我定会禀明父皇,对二人重重奖赏!”
公输武和李少君见刘三毫不居功,感动的老泪纵横。这一切的指导工作都是太子指挥他们完成的,现在成功了,反而把功劳一股脑儿推给了属下,像这样的储君,怎么能不让他们效死力呢?
162:奖赏!
刘三一向是雷厉风行的性格,交代给冯浩后,开始着重嘱托公输武和李少君,让康文配合他们大量研制这种东西。同时与将作少府再次合作。还是那种模式,只卖不传授技术。谁让皇宫里的那位在刘三提议重整稷下学宫的时候,让刘三自己掏腰包呢?父子二人也得明算账不是?放在老子的腰包里,还是不如在自己口袋里舒坦啊。
刘三志得意满的骚骚一笑,将来养活十个八个的媳妇儿,起码得让她们衣食无忧,幸福快乐才是。
接着事情就好说多了,一干稷下学宫人员在骠骑营士卒们狂热的眼神中,挺起腰杆精神头十足的离开了校场。
刘三吩咐康文修书一封,用八百里加急禀报咸阳。同时随后护送一个缩小版本的投石机和几个小号的爆竹,并让一个操作娴熟的童子压阵。骠骑营一偏将带领数百人亲自护送。浩浩荡荡奔赴咸阳而去。如此的隆重,可见刘三对这次的重视了。
咸阳兴乐宫。
半夜子时,宫内依旧灯火通明,案牍前高达数尺的奏折堆砌着。日渐苍老的赵海依旧坚持不懈的批阅着。
一旁侍立在侧侍候的,还是宫里的老人富顺。在刘三扳倒了静虚后,富顺老实了许多,再也不是那种飞扬跋扈只手遮天的弄臣了,一门心思放在伺候皇帝陛下身上。也许是年龄逐渐大了的缘故,对于金钱和权力的热衷,再也没有年轻时候的狂热。对于偶尔赵海不决的大事,想找富顺询问时,都被他轻描淡写的推脱了过去。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