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这也是为了保护西子湖畔的生态环境、不想发展制造业。
顾辙无奈,最后一番权衡考察之后,只能把工厂租在城东的下沙产业园区。那里是钱塘江下游,也不怕水污染,反正都排到东海里去了,新型的高端制造业在那个区片还挺受扶持。
顾辙也顺势又在城东重新注册了一家生产型的公司,以后凡是这些工厂相关的业务,全部归到这家新公司下面,该给技术服务费和专利使用授权费的,那就付给科技资讯公司即可。
财务和采购那边都补上了精兵强将、厂区选址也搞定后,筹建工厂所需的物质基础,就算是敲定了。剩下比物更麻烦的,就是人的问题。
顾辙还需要马不停蹄找一个给这家即将成立的生产型企业担任总经理的人才,主要负责市场工作。另外还需要招几个骨干的产线调试工程师和一两个生产组织、供应链管理人才。
至于普通工人,倒是好解决。
总的算下来,他还需要一两个偏文的营销管理岗干部,五六个理工科干部。
虽然他到时候能借助淘宝首店的渠道、直接试图在网上低价铺货,但是淘宝渠道也是要有人运营管理的,省掉的只是下面各级经销商、实体门店的销售、管理人员。
负责抓总的销售总监还是不能省的,否则公司连分析、调整价格策略都搞不好。
偏偏顾辙还得尽量快地把这些问题搞定,最好是半个月之内——因为等到三月底四月初,谁知道会不会冒出什么封锁、隔离的新措施,到时候很多组织工作就会再延期。
如果抢在四月初之前把一切搞定,哪怕最后真的遇到政策变化,顾辙也能先把所有人集中起来,直接在新建的厂里隔离,这样就不存在停工掉链子的问题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