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可能靠“学术数据不严谨”这种纯缺点,实际上靠的是“学术数据不严谨的情况下,便于科研巨头在商业上多保密”,这是一个权衡。
郑教授听了,不由再次稍稍刷新了对顾辙的认知,这家伙,想问题越来越全面成熟了,也不知道脑子是怎么长的。
“行吧,jmc也很不错了,只是在米国化学界的认可度不如cm。你是要去斯坦福交流的人,不是去牛津剑桥,这点你别忘了。
大二这最后一个半学期,要好好针对性补米系学会的期刊文章,对你将来读研顺利很有好处的。”
郑教授语重心长地说,显然是已经帮顾辙考虑好了到斯坦福之后的道路。
而顾辙显然正在这个问题上等着他呢。
他这四个月里,发的论文可不止这两篇,虽然这两篇确实是目前发的档次最高一级的期刊。
顾辙拿这些文章来,就是套出郑教授主动提到米系阴系之争的话题,然后顾辙也好说自己的学术规划。
顾辙深呼吸了一口,把早就准备好的台词和盘托出:
“多谢教授关心,不过这事儿我倒是另有打算——我读研的时候,不打算继续读化学了,反正竺院这边给我的是理学学士学位,本科阶段算是理科通识教育,我硕士想读材料物理。
当然,材料类嘛,跟化学的关系肯定是千丝万缕的。我只是如今自己鼓捣的那些项目,有点儿偏物理了,我觉得我物理短板比较差,该补强一下。有时科技创新的热点,不就在学科交叉的领域么。”
郑教授很是意外,着实沉默了一会儿,不过最后他还是选择理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