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可以存在下去。
我并不要求别人对物理学基本力的学习认知顺序跟我一样,我今天挑选的问题,也只是判断一个人学习动机和好奇心的非常微小的一个角度。
但是我可以看出来,孙剑涛不是真爱物理,至少他爱的程度、以及内生自发自驱的好奇心程度,不如李怡然和费哲轩。
不然他不可能按部就班被灌输、努力学习到先知道弱力,后知道强力,一上来就高深到想学‘弱电统一理论’,才开始关心这些概念。说明他对自然法则的运行缺乏天然好奇,他是为了学习而学习,不是为了爱。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搞探索未知的前沿科研,能力不是最重要的,我可以培养,但我希望最好筛选出本心和好奇心最强烈的人。
当然,孙剑涛能通过您的层层筛选,他至少对物理是个‘好之者’,我没说他差到只是‘知之者’。但其他两个人,有‘乐之者’的潜力。”
谭教授听了,居然也颇有感触。大学名教授招博士的时候,其实面试最重视的也是学生的科研动机、科研好奇心。
老师在考研面试的时候,最讨厌的其实是两类人:一类是强调自己“虽然不聪明,但是勤能补拙”。因为真到了顶层科研,逼着自己努力是没用的,有些东西不是努力能努出来的。
第二类就是流露出“我其实不是真喜欢这个方向,我只是为了镀金、将来找工作”。
这两类都是自驱力和好奇心不足,最后肯定成不了科学家的,无非是个科举禄蠹而已。
但谭教授自忖,他也充其量只能在面试时筛选出“好之者”和“知之者”。至于什么是“乐之者”,他也没非常严密的想过,只觉得这是可遇不可求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