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敢怠工,跟总经理汇报之后第二天,就找到了研发部的同僚,让他们评估逆向或另行研发、绕过顾辙专利的可能性。
隐形眼镜毕竟不是海昌最核心的产品赛道,所以也不可能让cto来亲自督办。史明德找到的还是他那位老朋友、研发部门的副总周海天。
周海天也是10个月之前、参加过跟顾辙的第一轮技术谈判的老人了,对情况比较熟悉。
当时要不是他帮忙,在技术上翔实地评估, 也不可能帮史明德讨价还价、把基本款离心法免研磨软镜材料的排他授权费, 砍到200万人民币一年。
这次也算是一事不烦二主了。
在史明德找上门之前, 周海天就已经没闲着了,早在10月中下旬的时候,他就本着职业敏感性,先用研发经费买了一点竞品样品回来,
大致测试了一番天元光学美瞳镜片的性能参数,还出了一个内部的检测报告。
当然,也仅限于性能检测,做个竞品分析。没有收到更多的上级指令之前,他也不会给自己多找活儿干。
一直到11月初,史明德和程朗那边渐渐发现形势严峻,跟他打了招呼,周海天才开始全面进行成分分析评估。
整个过程又持续了半个多月,到郭永俊削了史明德之后一周多,周海天才拿出一个初步结论。
“我们已经分析出顾辙用的新技术里面,所使用的染色剂是什么成分了。但是硅水凝胶里的有机高聚物部分,目前还没法分析,更不可能知道其生产反应过程、是如何制取的。
如果总经理或者董事会要看最前沿的材料,就把这份逆向分析报告拿上去吧,其他的我暂时无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