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顾辙听了,不禁失笑, 却也不生气。他看得出来, 沈明博虽然没记笔记, 眼神也呆滞, 但他是真的认真在思考。
顾辙好整以暇地说:“你们搞科研,空下来也要多读一点别的书,偏文科偏商业的都行,全面提升一下自己的基本素质,不用提多高,有点常识就行了。
彼得蒂尔说过,能逼着消费者和企业非更新换代不可的技术,只能是有数量级上质变的技术。也就是你稍微改良一点点,就算是做到世界第一,别人也可以不买你账,因为差距不明显,而圈内已经占住生态位的旧霸主有更大的品牌优势,可以轻易糊弄住消费者。
除非你直接有五倍十倍的提升,那么就算是瞎子都看得出你有绝对碾压的技术优势,业内大佬才捂不住盖子——
可问题是,你做树脂镜片,做树脂镜头,你能研发出一种新材料,把折射率、抗色散或者其他性能参数,一下子做得比现有材料强大三五倍么?不可能,你就算做出来了,也就是百分之五最多百分之十的改良,消费者看不出来的。”
顾辙对这一点看得非常透彻,毕竟他有后世20年的商业经验常识。
后世很多人喷小米没有技术含量,只会做便宜货,但他们没看到一个问题——小米在入行的时候,是一家完全零基础的企业,是杀进一个新领域当鲶鱼的。
一家新公司,新品牌,就算拼死拼活拿出性能方面世界第一的技术,但只要超越世界第二不是碾压级的优势,消费者就可以选择性失明,继续去买老牌子。
就好比,假设某一代手机,小米的摄像头1亿像素时,世界上其他牌子最好也就5000万,屁果只有3000万的话,消费者就会为了个这个1亿像素去买小米吗?不可能的。
果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