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向。
将来如果沈明博能靠自己的研究,去提升折射率、抗色散、弄出新材料,那顾辙绝对放权。不用到他本人脑子里干货的事情,他还是很宽容的。
眼下,顾辙只需要先部署第一步:
“我觉得,目前的树脂镜片材料,之所以导致生产成本过高,最大的问题还是树脂凝固的反应过程不够快速、稳定,导致脱模时也比较困难,表面易粘滞、划伤,需要重新抛光才能正式销售、使用。
有些先进企业如依视路,还在尝试抛光后镀膜硬化、增透来提升寿命和性能。
而反应过程之所以不稳定、不快速,跟目前的反应机制是有关系的,主流材料需要用到诸如对苯二甲酸二烯丙酯、二丙烯基二碳酸二乙二醇酯、二羟基三苯氧基丙烯酸丙酯,进行三联式混凝反应。
如果可以把反应材料种类降低、比如从三系混凝变成两系混凝,并增加一些让反应过程更稳定可控的外界催化手段,那么反应所需的时间就会更为精确可控,脱模时的材料性状也能可控”
顾辙这番话,沈明博等专业人士当然听起来毫无障碍。但如果有外行人在,肯定会听得云里雾里,不得不稍微解释一下。
后世不少普通小白,应该也都在网上看到过“树脂镜片生产过程”的抖音短视频。一般画面上都是一个人拿着一个两面透明、中间空心、顶上有小孔的圆柱状模具,然后往里灌一种透明液体,等这种液体凝固了之后,镜片就做好了。
拍这些视频的博主之所以这么截选,显然也是为了哗众取宠博流量,让外行观众觉得“原来眼镜片生产的过程这么容易!居然还好意思卖我那么多钱!”这样心中共鸣喷的人多了,流量也就来了。
但实际上,这些视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