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的时间,先分别跟李怡然实验室和金灿实验室的研发人员们开会,确认进度。
plga/pva面料项目的研发进度,也确实比二相法树脂镜片那边要慢不少, 估计六月份才能出专利,七月份才能小范围试产, 大规模工业化工艺流程全跑通, 或许要八到九月。
这么算下来,这一块的工作,平均比二相法树脂镜片材料的科研慢两个月。
好在顾辙也不担心进度,因为这个赛道没什么人催也没人抢,慢慢来无所谓。
而且顾辙原本就打算、他去了米国之后读书,就要在米国那边也开一个科研公司,主要搞基础材料物理和化学沉积法,再巧立名目把曼彻斯特大学历史上得了石墨烯那次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安德烈盖姆和康斯坦丁诺沃肖洛夫挖来。
所以,化学沉积法实验室的相关实验进度慢一点,顾辙完全不担心,留些次要但艰难的细分方向扫尾工作,作为招聘借口、去挖安德烈海姆等人,再合适不过了。
还能堵住国外相关技术情报审查机构的审查,避免麻烦。
既然存了这个心态,顾辙也就准备郑重其事、挑选如今李怡然实验室和金灿实验室的一部分人员出国、到米国那边配合开展后续研究。
等顾辙到米国后、把安德烈海姆等人招聘进来后,他们也能与安德烈海姆配合、传帮带交接——当然了,这一切都只是做局, 顾辙心里很清楚, 他不会把会产生巨大学术声望和经济利益的核心研发方向, 交给安德烈海姆搞的。
安德烈海姆这些人,主要还是靠高薪笼络,不指望他们出成果,控制住就好。顾辙对他们的主要期待,还是拖后腿,让他们别立刻搞出石墨烯。
本着上述考虑,4月26日,完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