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业搞研究,都有这样的激情人才。老板不能识别出这样的人并且招进来,是老板的本事问题。”
这也不是顾辙瞎吹,他前世刚搞专利法务的时候,也接过一些科技公司的单子。那阵子刚好是智能手机安卓普及、底层系统被渐渐统一、c++需求下降的年代,然后开发app的需求变多、用java语言的需求也变多。
顾辙就认识一个科技公司的骨干,在原本firmware百花齐放的时代,公司对c++需求高,他就上班写8个小时c++,作为本职工作。下班后回家自己写8个小时java,作为业余爱好。
后来公司本职工作需要java了,他就反过来,上班写8个小时java作为工作,下班回去写8个小时c++作为业余爱好。
剩下8小时吃饭睡觉聊天健身,也从来不加班不996,该完成的任务8小时内都完成了。
那时顾辙就在想:要是我当老板,一定要把这样的人识别出来,给他最好的条件,让这种人给我干活。
也正是因为见到了这些例子,顾辙从来不相信什么“别把兴趣当工作,因为你会从此失去兴趣”。扯淡,工作能让兴趣腻歪,那说明你不是真爱这件事情本身,不是“乐之者”,充其量只是把这件事情当成一个“工具理性”,是希望通过这个工具成为人生赢家、赢得社会尊重,只是个“好之者”。
好之者才会在做一件事情没回报的时候失望。
这样的乐之者很少,人群中绝对一个班一个都不到,对大多数人都这么要求是不可能的。但如果老板能把自己的行业做到世界第一,他就有资格大量吸引使用这样的人才。
当然,在行业内世界第二的垃圾老板就别想了,他们不配。
&nb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9页 / 共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