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许得在她生辰前两日才可回来。
听到袁氏的安排,顾南芙愣了愣,点头应了下来,回屋就收拾好衣物,辞别了曾氏,就去了普月庵。
她心里知道,袁氏心里对自己有了心结,才会在此时让她离开。
一年前,顾韵清也说过一次亲。男方出自江南名门吴州沈氏。相看那日,十五岁的顾南芙也与叔伯家几位姐妹跟着去凑热闹,没想到,那沈公子在一群姑娘之中,居然一眼就看中了顾南芙,再不肯跟顾韵清订亲。
最后闹得的局面是,沈公子不愿娶顾韵清,顾南芙庶女的身份又不能为正妻。这门亲事到最后,谁也没成。顾韵清也因此对顾南芙坏了自己的亲事多有埋怨,从此便看顾南芙处处不顺眼。
其实,顾南芙完全没有想坏她姻缘的想法。再说了,这次来的长平侯家的公子,身份比沈公子还尊贵,也不是沈南芙这种庶女能肖想得了的。不过,她也怕万一自己在家,顾韵清这门亲事又没成,也不知道袁氏母女会不会再怪到自己头上,还不如去普月庵还落得个清静。
顾南芙在普月庵也是个常客。她小时候身子弱,普月庵的圆慧师太擅长医术,曾氏就把她送到了普月庵。她在庵中,一边养病,一边跟着圆慧师太识文断字,学歧黄之术,到后来索性作了圆慧师太的俗家弟子。圆慧师太给她按庵中排序取了个法号,唤作妙蕴。
江州夏日天热,而普月庵背靠源山,较之城中凉爽许多。因而,顾南芙每年夏季都要来庵里住几个月,既可以继续跟师父学习医术,也可以避暑,可谓一举两得。不过往年春日,顾南芙多在家中,偶来普月庵也当日便回,像这般长住倒不多见。
一晃,顾南芙在普月庵便住了十来日。这日刚起床,便看见小粟儿便跑到她房间,一脸兴奋地说道:“阿蕴姐姐,昨儿阿谨姐姐去山上寻草药,说是漫山都是清明草了。阿蕴姐姐,我们一起去摘清明草回来做清明饼嘛。”
小粟儿今年七岁,是被狠心的父母遗弃在普月庵门前的。顾南芙也算看着她长大的,很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