样配合速凝水泥才能给整体建筑结构提供良好的支撑。”
老余是个永远乐呵呵的中年男人,平时和年轻队员们的关系不错,所以就算手里活一直没停,嘴上还是抽着空给赵阳做起了科普。
“之所以要用水泥垫高地基,其实是为了给高架型施工预留空间,南极风大,积雪多,如果不让建筑主体远离地面,可能一晚上的积雪就能把房子全埋了。”
“就好像美国50年代在威尔克斯地建的那座考察站,现在都已经被埋在雪下面了,我们长城站可不能重蹈他们的覆辙。”
老余侃侃而谈,赵阳奋笔疾书,这些都是书本上没有的知识,是不站在南极的土地上就不可能学到的经验。
比起还在打地基的主体建筑工地,站区里还有一项施工已经临近尾声,当赵阳赶到的时候,动力班的班长蔡文已经在给柴油发电机安装最后的低温启动装置。
如果把长城站比喻成人类的身体,供电系统就是最重要的“心脏”。
为了在常年平均气温在-20℃以下的南极保证365*24小时的照明、取暖和其他用电需求,发电站是所有设施中最早开始建设和完工的。
郭坤抽调了15名队员,加上“J121”船支援来的海军突击队,花了一整天的时间完成了平整土地、打地基、搭建木板房并加固的工作。
木板房由北京木材厂生产,所有板材都经过防火处理,房子的四个角落安装了加固的钢索。
“哎哟,赵阳来啦,快快,待会我们正好要准备启动发电机,你给拍好好两张照片,一定要把我和老蔡拍得特别神气那种。”
拉住赵阳的队员叫李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