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之名?”
\n
如今通政司那里传来的战报,还是倭寇穷袭三地卫所。虽然潘蕃细细写了应对防守之策,但并不妨碍张谊添油加醋。
\n
“如今整个淮安一带惨遭战火,百姓流离失所,饥苦无依。就算倭寇此番饱掠而去,陛下也要赈济救灾。大笔钱粮还不算什么,只恐百姓离心,陛下多年心血一朝损毁......”
\n
多年官场的老狐狸,每一句都直指弘治皇帝的要害。
\n
仔细分析他的话就可以听出,他并未如何抨击何瑾,也不算如何夸大事实。但每句话的最后,就会落在弘治皇帝身上。
\n
因为他知道,这才是身为权力至尊皇帝,最为在乎的!
\n
果然这番话落,弘治皇帝呆了好半晌,忽然怒极反笑:“不错,那小子去淮安之前,说的是何其漂亮!结果大明盐业未见如何好转,倒是引来了倭寇作乱,残害朕之子民!”
\n
“如今不管怎么说,事实就摆在眼前。任他就是巧舌如簧,也不可能再混淆是非,颠倒黑白。”这个时候,弘治皇帝就有些怆然悲苦的意味,悠悠道:“不得不说,我们真是让那小子给骗了......”
\n
“贪图他许下的蝇头小利,却忘了张卿家叮嘱的治国跟本,终究是要吃大亏的。”
\n
这话一出口,殿内寂静异常,只听到弘治皇帝呼哧喘气的声音。似乎要咳嗽,却又连咳嗽的力气都没有......
\n
“陛下,当务之急并非追问孰是孰非,而是事已至此,当悬崖勒马,所谓亡羊补牢,犹未晚也......”
\n
张谊又不失时机地催促了一下。
\n
当然,话语包装得很含蓄公正。殿上那些心向何瑾的大学士和重臣们,听着这样的话也无从反驳。
\n
&nb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