戎’,只能通过祭祀和战事引出话题,否则就是违背了规制。
\n
随即,他又将奏疏捧在头顶,大声言道:“陛下,剿灭倭寇后,都司衙门和锦衣卫严加审讯。发现倭寇当中真倭不过十之二三,绝大部分都是沿海的穷困百姓。”
\n
“微臣询问他们为何要当倭寇的原因,皆因在沿海一地毫无生路,只能毁发易容、加入倭寇走私贩运谋求一条生路。”
\n
说到这里,何瑾不由咽了一口唾沫,才提升了声调道:“且根据微臣在淮安一地的调查,沿海地区人口比起开国以来,增加了两三倍不止。”
\n
“城市更是如雨后春笋,数量激增。可大量的百姓却没有田地可耕,又因海禁之策走投无路,不得不铤而走险。”
\n
“故而,为真正杜绝倭寇之乱,给沿海百姓一条活路,微臣恳请陛下酌情开放海禁!”言罢,他就以头叩地不起,然后等着身后的咳嗽连连。
\n
果然,这一番话落下,身后广场就如感冒病毒爆发。那接连不断的咳嗽声,快赶上交响乐团的演奏了。
\n
好在鸿胪寺和通政司的引领官员,对此已有心理准备。彼此对视了一眼后,又面向弘治皇帝请示。
\n
弘治皇帝也不多说什么,挥挥手意思让他们爱挑哪个挑哪个。两部门官员就合计一番,还是按官职和资历,选了那位焦芳同志。
\n
这位焦侍郎跟何瑾算是老冤家了,一上来就气哼哼地道:“陛下,何同知所奏简直一派胡言!”
\n
“海禁之策乃大明祖制,本就是为了杜绝倭寇作乱才设,且百年来卓有成效。纵有作乱百姓,也不过违背朝廷律法的贼子,天朝弃民,更当杀之以儆效尤!”
\n
“焦侍郎言之有理。”弘治皇帝就面色平静地点了点头,似乎是听进去了,又向何瑾问道:“何爱卿可还有话说?”
\n
&nbs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