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队,又要管民事,唐朝的制度,其实从一开始,就有很大的缺陷,正式的官员数量太少,根本管不了这么大的一个帝国。
因此,唐廷不得不弄出一大堆的临时使职,来管理各种具体的事务,而时间一久,这些临时使职反而变成了常设的职务。
比如,就连节度使这个当下最有权势的职位,在大唐正儿八经的官职中,那也是属于临时使职。
混乱的官制,使得很多使职都有业务重叠,比如,同一件事,这个可以,那个也可以管,看起来管的人多了。
但实际上,反而更没人管,这就是三个和尚没水喝的浅显道理,这本来这是很混乱的一个局面,但愣是因为现在是兵荒马乱的时代,显的不那么重要。
这个时期,全国上下,几乎每个藩镇都把全部的精力,投入在军事上,这种政务上的混乱,反而是被掩盖下去了。
陈从进想着,是不是应该把后世的内阁提前弄上来,用来辅助自己,陈从进不像有的军头,成天就知道刮地三尺养军。
对于民生之事,陈从进是很重视,所有的文书,自己都要亲自过目,他知道,民生经济就是国力,只有国力能维持住,军事战争才能坚持下去。
只是,时日一久,陈从进确实感觉自己的精力严重不足,毕竟,这个世界上,不是所有人都能和朱元璋一个样,一天可以批几百份奏折,再说了,现在是乱世,注定军事才是维系权力的第一要务。
虽然有掌书记萧郗,帮助自己处理公务,但是时间一久,陈从进就发现,萧郗一人的精力,也已经不足操持如今这么大的盘子。
而且,陈从进也隐晦的发现,萧郗的权力,似乎有些过大了。
&nb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