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调动起小半。
大晋跟秦国不同。
大晋早没了权贵阶层,有的只是广大民众,所以每每在战争到来之际,大晋都能真正做到汇聚举国之力。故而每一战虽然看起来兵力不足、地盘不大、资源有限,却往往能克敌制胜。
大晋有十分力,朝廷就能调动起十分力,甚至不止。
归根结底,国家强不强,国力盛不盛,不是看这个国家存在多少资源财富、修行力量,是不是市井繁华、物产丰富,而是看真正的力量掌握在谁手里,国家能调动起来的有多少。
从函谷关离开,赵宁再度来到晋州。
这回他见的人是赵逊。
赵逊先跟赵宁介绍的不是特别行动团的成果,而是一品楼与国人联合会在秦国内部搜集到的各种情报,以及汇总大量情报后得出了一份秦国国情分析报告。
战争,打的从来都不只是军力,而是国情国力。
这份非常全面的报告,赵宁读了很久,通过它完整地了解了秦国眼下的情况——这样的报告一品楼每年都会做,不只是针对秦国,吴国与天元帝国也有。
那是大晋制定对敌策略的重要基础。
要是没有这样的报告,对敌国情况与实力没有准确认知,赵晋凭什么敢在西南、东南两面都只派少量兵力驻防?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
真正的较量发生在平时,绝不仅仅是在战时。
赵宁跟赵逊就这份报告聊了不少,不过总结起来就是一句话:秦国这个看起来正在不断发展变强的新兴国家,实际上不说千疮百孔至少也到处都是破绽,此战赵晋大有可为。
末了赵宁想起情报中提及的一件“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