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的力量永远不会止于唇齿,更不会因血汗苦累掩于青春岁月。
世事更迭,人生无常,只愿你心中有阳光,眼前有风景,即使是最黑暗的时刻,四季皆安然。《佛典》有云“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讲的是佛祖从一朵花中便能悟出整个世界,而对于我们来说,改为“一书一世界,一页一菩提”则更为恰当,因为悦读才是我们领悟这个世界真谛的重要途径。纸质书籍令阅读更加深刻,更具韵味,手机电子书方便快捷,利于查找。虽然时代沧桑变幻,读书方式也在变幻,但我们追求书中创造价值、不卑不吭、珍惜生活的人生理想却未曾改变。
追求美好,不畏痛苦,才是生活中应有的样子。我读了哈佛大学教授迈克尔·桑德尔根据授课内容所著的一本政治哲学著作《公正》。关于公正,书中这样写道:“要看一个社会是否公正,就要看它如何分配我们所看重的东西”。所看重的东西,可以是物质的,比如财富;也可以是非物质的,比如机会。但它们都是人人想要的稀缺之物。如果把这些人人想要的东西,分得皆大欢喜,让“每个人都能得到其所应得的”,那么,这就是公正。为此,他指出了人们迄今为止认为的三种“公正的”分配办法。即:功利主义的,自由主义的和目的主义的。这三种方式各有侧重:功利主义关注效率,认为考虑了功利就得到了公正;自由主义讲究自由,觉得维护了自由就捍卫了公正;而目的主义强调美德,断言只有为了良善的目的才能算是公正。这三种方式哪种最好?其实没有一个尽善尽美的答案。每一种方式都不是康庄大道,都可能通向困境。到底哪种方式才是真正的公正呢,我想只有通过读书才能找到答案。
沐一场人间春色,听一曲雨落情长,走进书本,读一次便是一次修行。指导员对我说过:“读书是一件积极、健康而又蕴含正能量的事。”仔细倾听来自书的声音,和书中人物一起快乐、一起兴奋、一起悲伤、一起愤怒……读《范蠡传》,读到兴奋处,从床上一跃而起,感觉范蠡是中国最智慧男人;读《平凡的世界》,就像有一根弦在拨动心扉,真切体会平凡的人生活不易;读《江南三部曲》,明白了苦命女人的悲情,以及女人在环境面前的懦弱和卑微;读《生命册》,感同身受人追求金钱和名誉的渴望,在欲望面前的贪婪和挣扎;读《查泰莱夫人的情人》、《北回归线》,感受了情感、**、生存总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