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到陆军主导地轨道上来。
为有效应对国际局势。皇帝果断决策,停止对俄共的“讨伐”,并与列宁的代表展开了秘密会谈。为了争取减轻战争压力,列宁顶住了党内的压力,毅然与中国签署了库伦协定,承认原来的中俄双皇协议继续有效,但中国必须退出对俄国的干涉。
经过年零3个月的“干涉”战争,帝国达到了自己的目的,成功地收回了5余万被占领土。除了海参崴和库页岛---这两者都为日本所占领。在帝国退出战争时,许多中下级官兵由于同情俄国人民争取独立自主地事业,在高层的默许甚至暗示之下,通过交换黄金或者从前俄国从中国掠夺的古董的方式将大量军火让渡给了俄共武装力量,并且释放了被俘虏的俄共党员及其抵抗者。
在中国退出干涉战争并且得到武装支援后。俄共极大地增强了武装力量,经过近5年地战争,终于成功击退了外国干涉军,捍卫了独立。
日本参与俄国干涉逾4年。结果除了库页岛一隅外,几乎毫无所得。但是。由于对帝国退出俄国干涉战争的不满,各西方列强加大了对日本的援助,整个东亚局势又恢复到甲午以前“扶日制华”的政策。
但由于日本也并未完全准备好,所以仍然同帝国达成了妥协:双方约定,日本将海参崴交还中国。同时撤退关东州以北、为日本所控制地南满铁路护路队;作为交换。中国将原本即将到期的关东州旅大租借地延期5年。
这是一个谁都无法接受地协定,但谁也不愿意当下再战。只能把准备的目光瞄准5年后……日本拼命发展陆军,帝国则进一步发展海军。
在这5年当中,由于西方经济势力再一次回到中国,国内的民族资产阶级面临着与外国相抗衡的任务,所以加剧了对国内工人的压迫与剥削,而由于政治地宽松和工人阶级地觉悟,更由于俄国革命的榜样,代表工人阶级利益地政党----中国**终于建立起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8页 / 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