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培文今天的打算是去书店买书。
通过前几日在图书馆对于近一两年文学评论期刊的粗读,他很敏锐的发现,意识流文学开始越来越多的被提起。
目前国内在“伤痕文学”的滥觞之后,为了弥补长时间以来文学发展上的脱节,开始积极地向外学习,随着跟米国的关系转好,原本被视作洪水猛兽的现代派文学也终于得到重视。
而随着1979年《外国文艺》杂志刊发福克纳的短篇小说开始,一大批意识流小说的经典作品和著名作家在两三年时间里被集中介绍给中国读者,这让很多中国作家开始尝试将这种诞生于20世纪初的写作技巧与中文写作相结合,尝试拓展文学作品新的边界。
今天刘培文就想去书店看看有没有相关理论的书籍和已经发表的意识流小说,找来学习一下。
跟风蹭热度嘛,不丢人。
到了王府井的新华书店,虽然是工作日,但里面依旧人头攒动,不少人都干脆抱着一本书坐在一排排书柜伸出的柜沿上看起了书。
除了没有桌椅板凳,刘培文觉得这里的学习氛围跟燕京图书馆也没有多大差别。
嗯,还不用办借阅证呢!
四处逛了逛,刘培文找到了文学类的书籍,开始一本本的翻阅起来。
此时国内政策开始逐步放宽,但书依旧不是谁都能印的,是以可选种类和内容上是明显不如后世。
但选择少也并不是完全没有好处,至少不必浪费太多的时间在做选择上。
找了半天,刘培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