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乾登基称帝,改元“乾兴”,史称乾兴帝。新帝登基,满朝文武皆抱有期待,盼着能在新帝的带领下开创一番盛世。乾兴帝也立志要做一位贤明君主,他深知,经历了之前的一系列动荡,国家亟待休养生息、重振朝纲。
登基大典之后,乾兴帝便迅速着手推行新政。他首先关注的是民生问题,下令减轻百姓的赋税负担,鼓励农桑,兴修水利。“农乃国之本,百姓富足则国家安定。”乾兴帝在朝堂之上向大臣们强调。为了确保新政能够切实执行,他还派遣了一批清廉正直的官员到地方任职,监督新政的实施情况。
同时,乾兴帝对军队也进行了改革。他深知一支强大的军队对于国家的重要性,于是下令整顿军备,提高士兵的待遇,加强军事训练。他选拔了一批有才能的将领,给予他们充分的信任和权力,让他们负责军队的管理和训练。
在文化方面,乾兴帝大力推崇儒家思想,开办了许多学府,培养人才。他希望通过文化的繁荣来提升国家的软实力,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风气。
新政初启,百姓们感受到了一些变化。农田里,农民们更加积极地耕种,因为赋税的减轻让他们看到了生活的希望;军队中,士兵们精神饱满,训练更加刻苦,因为待遇的提高让他们有了更强的归属感。
然而,新政的推行并非一帆风顺。一些守旧的大臣对新政提出了反对意见。他们认为祖宗之法不可轻易更改,新政的一些措施会破坏原有的秩序。
“陛下,减轻赋税会导致国库收入减少,长此以往,国家财政将陷入困境。而且军队改革会触动一些旧势力的利益,恐生事端。”一位老臣忧心忡忡地说道。
乾兴帝耐心地解释道:“朕推行新政,正是为了国家的长远发展。减轻赋税虽然会在短期内减少国库收入,但从长远来看,百姓富足了,国家的根基才会更加稳固。至于军队改革,是为了提升军队的战斗力,保家卫国。朕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