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其君臣志同,所以为泰。”
“上下之情壅阏,君上不闻万民之疾苦,臣民不知君振奋之意,上下不交,壅隔之弊,虽有国亦无国耳,所以为否。”
凌云翼是进士,他当然懂,其实《易》这段话说的是否极泰来,夏至最热,慢慢凉爽;冬至最寒,慢慢变热,描述的是自然现象,张居正将他引申到治国,是六经注我。
君臣之间,上下之情,不能做到互通有无,就会志向逐渐疏远,为否(pi),如果没有阻碍,就可以志向逐渐趋同,为泰。
陛下让奏疏不过夜,就是单方面的用力,为了上下之间没有壅隔之弊;但这种事,不能光是皇帝一个人使劲儿,光是皇帝用力,也无法达到目的。
凌云翼在宦海沉浮这么多年,在他看来,最恶心的奏疏,不是奸臣佞臣奏闻,奸臣佞臣上奏,也是言之有物,最怕的就是那些空话、套话、长篇累牍、很有道理的废话。
皇帝的精力,用到这些奏疏上,简直是天大的浪费,但皇帝又不能不看,而且陛下还给自己设了个奏疏不过夜的规矩,这些奏疏,就变得更加面目可憎了起来。
潞王之前监国的那套章,可以节省陛下的精力,再加上文渊阁搞出来的九章稽查,就可以把那些喜欢说空话、套话,浪费陛下精力的家伙,彻底找出来,从官僚里剔除出去。
“九章稽查直接杀了,就没人敢了。”凌云翼对九章稽查法,补充了自己的观点,革罢官身把这帮人踢出去,实在是太便宜这些虫豸了!
“凌次辅杀性有点太重了。”张居正沉默了下,这凌云翼在地方杀性重,这入朝后,杀性更重了!
凌云翼的眼神闪烁着几分寒光,低声说道:“他们上这些没用的奏疏,其心可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8页 / 共1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