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交出两万京畿卫,那么之前做的一切就白费功夫了?再加上李可安也没有探听出是谁给了京兆府三十万,种种不如意,让他这几日的脸色阴沉如冷水。
事情也超出了沈家和沈宁计算范围之内——他们并不知道罗士亨的事情,所以用三十万买下的人情,反而让罗士敬认为是设局之人,是得是失?说不上了,直到几年后如流处知道罗士亨的事情,沈余宏等人大呼失策,认为这是如流处不成熟的最大表现之一,把此事当作典例教育如流处诸官员——不过这是后话了。
京兆府的事情完结之后,沈余宏等人非但没有觉得轻松,反而更加心情沉重。这件事透出的信息让他惊吓的同时也有些惊喜,喜的是沈家有这样的一个助力,按照沈华善的推测,那个人在沈家,是谁?连日来,他和沈余益两个人都在排查沈家的人,却都没有什么收获。
整个沈家也都平静无比,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事情要忙。沈华善为了工部治水的事情也少有在家的时候,治水的银两户部是划拨下来了,可是要把这些钱用在刀刃上,就要工部官员尽可能地核实各地的情况了,所以工部诸官员大部分都出动了,侍郎袁恪真和都水少监韩忠一道去了河内道,水部司郎中何宽和虞部司郎中陶田去了江南道,沈华善和郎中黄易留守京兆处理工部其他事务,所以非常忙。
沈则敬就不用说了,给几十名考功考功令史、书令史布置任务,将他们撒向七大道收集官员为官的情况,因这一去就是好几个月,又敲打了诸人,让他们务必如实公正地将情况汇报上来。其实这些令史要做的事情也很简单,去到各道各州各县将官员的施政记录搬回京兆,就没有他们的事情了,剩下的就是沈则敬等人的事情了:对官员情况一一计算、核实,按照“四善”和“二十七最”的标准,所谓“四善”是德义有闻、清慎明著、公平可称、格勤非懈,“二十七最”有刑部审判之最、具监察之最、政教之最等等,记录任官的功过行能,撰写考评之语,定为九等考第,然后送门下省备案,待皇上通过备案并定等之后,吏部发给“考碟”,作为凭证,考课就算结束了,前后历时将近一年的时间——这就是大永考课的历程,说起来简单,其中弯弯道道甚多,由不得沈则敬等人不严肃谨慎对待。
期间,御史大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