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点头后按着他的手安抚道:“秦王府的态度已经摆了出来,这下,咱们大可以放下心来了。”
从前无论秦王怎么许诺得天花乱坠,门第之差太大,他们总是于心不安的。
本朝亲王娶妻纳妃应奏向朝廷,若不入皇室玉碟、不领御赐金册、不受御赐定亲礼、内廷司所备纳征礼、亲王妃袍服,即便私下走了六礼,也算不得正经亲王妃。
若是日后,秦王要再聘高门之女为王妃,那也只得一句轻飘飘的“年少放纵”,没有人会记得原本的“王妃”也是正儿八经递三书、走过六礼的。
因为私下筹备的三书六礼,并不被皇室承认。
秦王届时或许会受朝廷申饬,又或许走动隐瞒得当,连一句申饬都不会有。
这个年代就是这样,权比天大。
文家空有豪富之名,可纵是金银满屋又有何用?
再多的金银,可比得过玉笏金印,天家权威?
文夫人定下了心,命人取了锦盒来恭恭敬敬地将圣旨与如意收起,然而秦王府那边却道:“请婚的奏本两个月前便递上去了,京中赐小定纳征之金的队伍月前便上路了,约莫再过半月余便能来至金陵。这圣旨贵府暂收着,待小定之日再取出宣读便是。”
明摆了,这东西送来就是给文家安心的。
文夫人心中思绪复杂,最后还是定下了心,精神振奋地开始给女儿预备嫁妆。
如今她可真是把家里的事尽都抛诸脑后,一心一意为蕙心准备嫁妆,一应布匹首饰检查了一遍又一遍,四海八方的珍奇一箱箱从库房抬出来臻选,下面的商队也都殷勤忙碌着。
澜心的心态尚可,因为她太清楚与秦王府正儿八经地结亲对文家来说意味着什么,而且文夫人、蕙心也都与她沟通过,她的嫁妆单子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8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