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分兵,将带到埃及的六千余人集中使用,并且亲自指挥,战局将有很大不同。
\n
但连续的胜利让凯撒和第十军团大意轻敌,而对汉军的情报也知之甚少。反观汉军这边,从打算来埃及夺书那天起,任弘就做好了与罗马人相遇的准备,给手下人打了好几年预防针,对战术与武器做针对性的调整,占了先知先觉的便宜。
\n
不过他所率也不是汉军的完整版,河中赵汉儿和长子任白所率的铁骑可是一个都没带来,今日与凯撒的较量,算是各绑起一只手打架,赢了也不要太得意。
\n
任弘还给得意洋洋的陈汤、王凤等上了一课:“纵观史简,每一种新武器出现,就意味着新的兵势战法。”
\n
弓弩的出现让甲胄变得重要,导致了重步兵的登场。
\n
步兵方阵的出现,让战车与不整不阵的徒卒彻底落伍。
\n
赵武灵王胡服骑射,骑兵的登场,又一次改变了战争的形态。
\n
不用战术体系相生相克,不论之前的战法多完美,都必须不断适应新的挑战。若是不加以改变,就会变成托勒密埃及依然在用的马其顿方阵,明明已经不适应时代,却抱残守缺,最终屡战屡败。
\n
“这便是孙子所言,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也!”
\n
听了任弘一席话,陈汤等人应诺,而吴在汉则恭维道:“如此看来,将军便是战神啊。”
\n
任弘笑道:“汝父可不会这么花言巧语。”
\n
历史上真正的战神,在海上呢,任弘不认为自己在同等条件下,是凯撒的对手,只可惜他开了挂。
\n
等回到身毒后,还有更多的新武器要投入试验,刘更生也会将这些东西带回去,反馈大汉。
\n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