骜披星戴月地赶回钱塘。
回家刚进门,老爹就满面喜色,先问了他预估成绩。
顾骜只说不错,上大学肯定没问题。
老爹反复确认之后,就把话题引到了另一个正事儿上:
“厂里终于造出能等效于零下240度的制冷机和压力容器了!你提到的那几家以色列公司的相关专家的全部近期文献、外国专利公开文件,也都查到了。
你这几天辛苦下,跟我一起去厂里技术科,跟大伙儿一起查文献,看看你说的那种气体分离膜材质,到底怎么个搞法!那几家公司的样品,我们托渠道,花了不少外汇都买了一遍呢。”
顾骜听了,也一起为老爹高兴。
原来,老爹在电报里提的,就是这件事情。只是电报惜字如金,又不能泄漏国家机密,所以没写详细。
制冷机的硬仗终于打完了,氦气国产化进程,终于到了可以用上他当初提到的膜法、来完成临门一脚的程度了。
厂子里如今已经以实验室制取的规模,弄了各种含有氦气的原混合气、然后在降低到等效零下240度的情况下,初步分离掉大部分杂质。
然后,就看各种气体交换半透膜,能够把剩下的气体中哪些东西滤掉。
顾骜捋了一下思路,就给老爹立了军令状:
“我大概能在家里待一周,一定尽量帮你们搞定。实在不行的话,我填完志愿、寒假里继续努力。实验肯定得让厂里的师傅做,我就负责翻译文献和说明书、外加指导。”
……
顾骜回家投身于一号工程的同时,他本以为徽省那边就没他什么事儿了——按照正常流程,在成绩批完、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