们的讨论和思考,他希望这些人自己想明白,如果真能整出一些历史上没有的、但听起来不错的脑洞,他也愿意让下属去尝试。
\n
主意还是自己想出来的最好,最有执行力。
\n
等讨论得差不多了,他才一锤定音补充:
\n
“我的想法是,未来几年,我们会着力投入对液晶面板显示技术的研发,我希望从王安和天鲲两家,都抽出一部分利润,注资到一家新公司,专做这方面的中长期投入,争取吧曰本人正在往外转移的半导体显示技术,乃至目前停滞的led之类,也算是半导体光电技术的,都布局起来。
\n
这注定是一场漫长的战役,可能要五到七年,乃至更久,才能看出利润和竞争优势。
\n
不过,我相信如果只是要可用的、更先进的产品,不图赚到钱,三四年就能有成果。
\n
我们现在开始干,到1991年,最晚1992年,就要为携带型电脑提供显示屏,也可以为携带型游戏机提供服务。你们要做的,就是在这两年里,做好其他的技术储备,为这一天的到来、下一代产品的到来,铺平其他方面的道路。”
\n
“这个东西很难想象呀,我们技术上要做哪些准备呢?就是把主板电路布置得更加紧凑精密一些?”钱伯斯用商量的语气,思忖着说。
\n
“问题多着呢,我就举一个例子——做成携带型,所有电路扎堆挤在一起,散热的问题就是前所未有的。原先所有东西都分开布置,那么大一个机箱,我敢说所有电脑品牌,都没刻意把散热问题提到最高高度上考虑。现在扎堆了,这就是一个新的工程学领域,你现在不做好准备,液晶显示技术更新换代后你都跟不上。
\n
同样的,目前我们的机器输出屏幕的解析度制度,都是5比4的,适应的就是方方正正的crt显示器。可你们想过没有,万一将来要搞携带型,机器和键盘要一体化,机器是不是也要跟键盘一样变得狭长?我们能不能在写系统底层解析度输出演算法时,就设计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