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
液晶这玩意儿的成本和售价,惯例都是每隔几年跳水一个台阶的。
\n
比如后世零几年的时候,那些20几寸的电脑显示器,怎么也要三四千。可是到了10年代,尤其是15以后,都跌到了一千多快。连32寸的都才勉强两千出头,那还是三星这样的国际大牌。
\n
液晶这玩意儿,每五年跌掉原价的三成,算是行规了。
\n
同理逆推回来,后世05/06年那阵子,14寸笔记型电脑的液晶屏,按名牌硬货算,大约2000多块,倒退十五年,就得除以0.7的三次方。
\n
顾骜这边把工厂、设备、财务全部成本摊销掉,光保本就得一块笔记本屏幕卖1000多美元。
\n
加上毛利和杂七杂八渠道费,整合到整机里,大约要1400美元,换算chéng rén民币要1万2。
\n
看着这个价钱,顾骜自己都不得不感慨:笔记型电脑这个新玩意儿,第一次大规模在地球上商用,那是卖得真特么贵。
\n
能在1992年买得起笔记本的人,土豪程度也就略逊于88年买得起大哥大的。
\n
一块屏就一万多人民币,整机到国内售价可能要三万五以上。
\n
在美国也要40005000美元。
\n
相比之下,三四年前上市的wps台式机和苹果公司的mac-ii,分别售价才1980和2400美元,现在就算其他硬体随着摩尔定律的时代步伐等速升级,价格也差不多。说明92年的行情,一台笔记本基本上能买两台半台式机了。
\n
任hé xin事物刚出现的时候,总是特别昂贵的嘛,要当小白鼠尝鲜,就要付出钱包燃烧的代价。
\n
准备到这一步,王安和天鲲新一代产品上市之前的硬体需求,基本上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