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并没有下定全面战争的决心,也不是每个蒙古部落都愿意放弃互市的利益与大明作战,只要还有和平的希望,不应该轻言战争。
\n
他又认为:大明边境发生这样的事,是因为边镇各地吃空饷严重,如果各镇兵军空额补足,仓库充实,以北虏耳目之灵通,他们是断乎不敢轻易挑衅的。
\n
他再认为:国朝和北虏联绵几千里防线,终归是要被对方冲破的。大明军队就算获胜一百次,也占不了草原,北地荒凉无用,最终还是要放弃,只得白白浪费兵饷罢了。
\n
最后,战争的决定被取消,掌管京军训练、领兵部尚书衔郑雒被派为北方经略各镇,特别警戒此次挑事的蒙古卜失兔和火落赤部。慢慢的,甘肃、青海边境形势稳定下来。大明军队没有发动,蒙古军队也没有动作。
\n
这些大事情自然不可能对小小的五寨堡产生什么影响,当黄来福在邸报上读到这个消息后,这个事情已经慢慢平复了。不过当他看到这个报道时,却有一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味道。
\n
公元1590年5月13日。
\n
五寨堡各个农场中的春小麦已经开始破土出苗,显示出勃勃的生机。
\n
路旁,一辆宽敞的马车沿着道路向五寨堡的方向驶去,从马车内看出去,不时可以看到两边闪过的水渠,还有田地旁各样的灌井。
\n
“难得啊,这一路而来,就这五寨堡的麦苗长势最好了。”车厢内传出一个苍老的声音。
\n
另一个年轻些的声音响起:“爹,看来这四弟说的那些事倒还真是靠谱,不象是在说大话……呀,那是水车吗?怎么如此庞大?”
\n
“……真的啊,这么大的水车,哪怕在江南也没见过吧?”
\n
“哼哼,看来四弟这注是下对了,他怕是很得意了吧?”那年轻些的声音语中掩饰不住的妒意。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