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甲寺,黄来福也去逛了一下,传说这里是天津最早建成的寺院,能令武将凯旋而归的吉祥之地。黄来福也带众将们去拜祭了一下,讨个彩头。
\n
此外,黄来福发现天津城紧张的背后,还有一种说不出的繁华,大量的军队物质云集津门,朝战的发展,使当地军屯民屯兴旺,根据史料,输朝的粮草中,许多是在天津本地催征筹集的,万世德与汪应蛟在天津大兴屯田,共达百万亩之多。为了动员屯田,万世德还许诺三年之内不收任何税赋,土地永远归屯田者产业。这充分调动了当地百姓们的积极性。
\n
而大量军粮、军饷的筹办,又使天津漕运和盐业得到空前的发展,漕运和盐业的发展又促进了当地商业的繁荣,这或许就是所谓的战时经济吧。
\n
终于在三天后,万世德通知黄来福,他己经调配到足够的兵船,黄来福可以领军上路了。
\n
……
\n
“黄总兵一路顺风,为国杀贼,扬我虎威!”
\n
“多蒙吉言,巡抚大人保重!”
\n
在天津港码头,黄来福麾下的将士们,己经分别登上了码头边的几十条兵般,还有那些码头旁的水手搬夫们,最后将一桶桶的淡水与粮食运上战船。而万世德也与黄来福最后话别,他身为巡抚,亲自来为黄来福送行,自然也可以看出他不拘小节之处。
\n
码头边靠的都是一种福船,大的称大福船,稍小称福船。黄来福坐的大福船柁楼三重,高大如楼,底尖上阔,首尾高昂,能容数百人。内中有舰首备头炮一门、两侧装备千斤佛郎机十门,碗口铳三门,迅雷炮二十门,喷筒六十个,噜密铳十支,还有大量的弩箭、火药弩、火箭、火砖等。
\n
第一次朝战后,大明便在天津建立起了庞大的津辽水师,境内的清江厂也成为当时全国最大的两大造船厂之一,专门营造各样新式福船、仓船、沙船、哨船等战船。如这种大福船,天津的津辽水师有数百艘之多。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