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说,就是稳坐钓鱼台啊。
\n
在对黄来福的信心下,股东们想都不想就同意了。
\n
有东征债券的成功例子在前,当五寨堡总督府宣布要对外开卖山西大同两镇的开发债券时,就引起了非常广泛的关注,特别是在山西境内,更是引起了非常大的反响。
\n
大明实行“开中制”来,晋商集团崛起,富甲一方的巨商大贾多不胜数,在山西商帮中,有数十万两银子家财的商人不能算是富裕,家财达到成百上千万的商人也很多。明代全国较大的商业城市有三十余个,其中山西就占了三个,由此可见山西商业的繁荣,山西商人之富。
\n
原先黄来福在京师发布东征债券时,就引起晋商们很大的非议,认为黄来福作为山西官员,理因肥水不流外人田,当时很多晋商们想在东征债券上分一杯羹,却没有赶上了好时机,让很多人耿耿于怀。
\n
眼下机会来了,立时数得上名号的晋商们,都是急忙往五寨堡赶。而那些得到消息的京商,浙商,徽商们,同样是急急忙忙地往山西境内赶。生怕自己来迟了,开发债券就卖光了。
\n
不但是这些大商人们,就是山西境内的许多普通民众们,对此也是充满了兴趣,黄来福的金字招牌,还有他在东征债券的成功,平时也早让民众们引为传奇。在对黄来福的信心下,他们也是非常期待,平时言谈中也是动则以专家自居,大谈购买开发债券的好处。
\n
不说东征债券的成功例子在前,黄来福这些年在财政上的成功保证,就是在总督府发布出来的债券盈利远景规划上,也是让人看得目迷五色。
\n
对于普通民众来说,依总督府说的,只要购买债券后,有黄大人的信用在前,本金的归还不用担心,而且每年还有稳定丰厚的年利,光光这个年利收入,就比种田及经商稳定多了。
\n
而且几年后,依黄大人说的,等两镇发展起来后,特别是军屯发展起来后,军队可以自给自足,最基本的好处,就是到时民众的税粮负担等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1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