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寨堡内的商人经营也是有好处的。
\n
黄来福道:“渠掌柜乐善好施,戮力付出,恩泽桑梓,真是令人钦佩。”他的目光扫向其它的商人,说道:“各位,你们的意思呢?”
\n
德润布庄的杜茂真掌柜首先应和渠源锐,对他来说,踊跃地捐资助款,一是可以在千户大人心中留下好印象,二是改变五寨堡的街容街貌,有利于五寨堡以后的发展,五寨堡发展了,他的生意也就更好了,他是个精明的商人,这点算盘还是会打的。
\n
其它商人见状,也是纷纷出声,愿意慷慨解囊,积极投身到五寨堡的建设事业中来。向商人集资摊派,这是大明各处的普遍现象,倒也不单是五寨堡一家。下面的商贾们,虽然很多家族中都是实力雄厚,但都不愿意在这点小事上让黄来福不高兴,再说将五寨堡内的街道路面修葺一番,这对商贾们也是有好处的。当时各人纷纷盘算自己要出多少。
\n
黄来福听了很是高兴,他道:“好,各位乡贤慷慨捐资,以行善举,这种利堡利民的美德,将永远被五寨堡的军民所铭记。”
\n
他沉吟了一阵,道:“本官为了五寨堡的发展,一直兢兢业业,竭思殆虑,早在几个月前,本人就意料到了这一天,因此就创建了大五寨堡水泥厂,研制出了水泥之物,此物仍是修桥铺路的利器,比之铺路的大青石,更是价廉物美,为了五寨堡的发展,本官决定忍痛割爱,以低价售出,用于五寨堡的道路修葺之用。”
\n
按照后世的乡村水泥公路,平均每公里建设资金大概需要25万元,合大明的银两约四百两,不过事实上,就算建水泥路,按这时的标准也是更低,毕竟不用跑后世的大卡车,平均每公里建设资金大概二、三百两就够了。
\n
而五寨堡内,需要修葺的所有街道路面加上来,不足2公里,加用料,加人工,修葺费用,总共不足白银千两。刚好这几个月,自己的水泥厂研制出水泥二千吨,正好全部用上了。后世的水泥一吨是300到400块左右,自己也不要多,一吨水泥就卖五钱银好了。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