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大军。这样一来,所谓的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生活方式在五寨堡便早已不存在了。
\n
现在,不论是堡内的军户们,还是堡外各个农场的屯丁们,他们都有自己的工作,而且他们慢慢也发现了,只要手中有粮食,有银子,需要什么,商人们和民户们,自然会送上门。只要有钱,想吃好的,想穿好的,想玩好的,什么没有?
\n
这种观念,快速地冲击着各个屯丁及家属们的思想,他们总结到最后,就是眼下做好手头的工作,才是最重要的,多拿月粮,再多拿奖励后,才是一切。至于什么在家中洗衣做饭,什么养鸡纺织,都是旁门左道,完全不划算。而目前在各个农场中,只要努力工作,就可以拥有丰厚的报酬,因此,各人更是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农场中去。
\n
五寨堡的军户们及各个农场的屯丁们,他们除了粮食和畜牧外,并不产出其它东西,这样,吃的,穿的,用的,都要向外购买。在这种事实的需求上,五寨堡及各个农场中,也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消费群体,当然,由于原先屯丁和家属们残留的小农思想,加上他们以前也穷怕了,饿怕了,所以许多还是比较节省的,发到的月粮,不拿月粮,也可以拿银子。许多还是存下了一大部分,其它的,才拿出去消费。
\n
不过就算这样,也形成一个很大的需求流通市场,毕竟吃和穿,每天都是需要的。每天,各个农场的食堂,为满足农场内至少千人的吃饭需求,都要购买一大批粮食,青菜,肉食等,这里,就养活一大批商人及各地的民户了。还有各屯丁及家属们需要的针线花布,棉花,食盐,茶叶,酒类等,都要向外购买,这里,又吸引了许多商人。
\n
五寨堡第三农场内,自大丰收后,这一个多月来,便挤进了越来越多的商贾和摊贩。他们无孔不入,经营着屯丁及家属们需要的一切。
\n
比如说五寨堡第三农场内的食堂,在几个月后,许多人的消费习惯已经是越来越放得开,一些身家较丰厚的屯长,监管之类的人,在农场内的食堂吃腻了,要换换口味的,便到农场内一些商贾和屯丁家属们开的之如小饭店,小炒店之类的店铺小摊去吃,在农场内,甚至还出现了一家酒楼。这些饭店酒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