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习惯。
\n
其实这些城市管理人员,每月的工钱也是五钱,不过由于黄来福规定,这些人上街管理,罚款除了一半上交管理局外,一半可以自留,所以这些人,每天干劲都很足,每天在街上走来走去,盯着各人的卫生情况。也让五寨堡内的居民们,现在看到这些管理人员,也有一种潜意识的害怕感觉。
\n
现在,每天早上,五寨堡内的居民们,早上起来后,都会将家中的垃圾放在各街边的几个大桶上,到时由清洁工运走,而不是扔到街上就是,走在街上,也没有人再敢乱扔垃圾,随地乱吐痰。
\n
至于在街上摆摊的摊贩们,虽然他们还是拥挤在各个街上卖货,但每个人都是自觉地拿了一个大桶,盛放一些经营后留存下来的垃圾,而不是象以前一样,仍在街上就是。这样下来,五寨堡虽是商贾众多,但街上却是干干净净,和以前比,是大大变了一个样。
\n
至于堡外的工厂等地,黄来福规定实行片区管理,每个工厂的地段,实行自己的卫生管理,由五寨堡城市管理局每月下去抽查,自己片区卫生不过关的,将进行罚款。再加五寨堡城市管理局的规划,因此这些工厂们,也是建设得井井有条,没有新兴地方那种杂乱脏等毛病。
\n
公元1590年10月3日。
\n
五寨堡已经在清涟南岸边,初步兴建好了一家毛纺厂,名为五寨堡毛纺厂。
\n
这也是由黄来福及五寨堡各个商人们合资兴建的,由于是手工作坊,因此厂内需要的工人众多,已经先后招募了近千人。一下子,在堡外撘窝棚的流民们,其中的青壮男丁们,被清扫一空,就是有许多健康的流民妇女及小孩们,都被招去了干活。而每月几钱的银子,让这些流民们,赚到钱后,就可以养家糊口了。
\n
毛纺厂配套设施需要很多,棉纺织业差不多,如工人们就需要:普工、络工、拽工、织工、牵经工以及刷边、运经、絷扣、接头等工人,加上染坊、踹坊、纺车坊、锭车坊、布机坊等一系列的设施,因此投资巨大。
\n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