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n
更何况,赵无恤也难以对孔子的一生,做出一个恰当的评价。
\n
历史上,他本来是春秋战国诸子中的一位,至多算私学的首倡者,笔下的《春秋》,成了一个时代的代名词。但是他死后,随着汉代儒家地位的日益尊隆,孔子逐渐被认为是至圣先师,高于其他一切学派诸子。到了后来,甚至有人认为,孔子曾经真地接受天命,继周而王。他虽然没有真正登极,但是就理想上说,他是君临天下的无冕之王,素王,五百年必有王者兴这句话,被认为印证在孔子头上……
\n
但现如今,孔子的地位,将与历史上大为不同。
\n
“你不再是一座被后人越拔越高的高峰,也不是‘夫子不出,万古如长夜’的明月,而是这时代群星璀璨中的一颗。”
\n
“夫子啊,这是你愿意看到的,还是你不愿意看到的呢?”
\n
伸出手,接住缓缓落下的雪花,赵无恤想起了在叶县小庐内的对话。
\n
对于赵无恤要取代周室、为天子之事,孔子没有义愤填膺地谴责,也没有幡然醒悟的祝福。
\n
他只是让赵无恤靠近,在他手上,用佝偻衰老的粗糙手指,写下了一个字,然后将赵无恤的手掌合上,权当是送他的唯一东西了。
\n
那是一个“王”字。
\n
“上古仓颉造字,王乃三横一竖。三横分别代表天、地、人。一竖,则是指参通于天地人者,是谓王!”
\n
“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而所谓王者,必要兼三才而有之,方能君临天下……”
\n
“子泰啊,你有王者之志,然有王者之心乎?你,可否准备好了?”
\n
这算是孔子留给他的最后遗言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