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为“卫鞅”的中原士人笑道:“岂敢,秦献公改易秦国的章服制度,也是为了让秦人适应茫茫大漠和雪山草原的环境,入乡随俗而顺俗制宜,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礼仪,这是为了利民强国,只要能强国存族,还有什么是不能做的?”
\n
“卫先生所言,正是渠梁想说的!”
\n
赵渠梁激动地站起身,移席到卫鞅对面,对他说道:“不瞒卫先生,七年前,公父弥留之际,曾经将我和长兄公子虔从外面召了回来,问了吾等一个问题……”
\n
……
\n
回忆起那一日的情形,赵渠梁只觉得就在昨日。
\n
当时,白发苍苍的秦献公让两个儿子跪在床前,说“汝等出赤谷城东望,看到了什么?”
\n
公子虔和赵渠梁说,他们看到了高耸入云的葱岭……
\n
秦献公又说,“我秦国的出路,就在葱岭之上,汝等知道是什么么?”
\n
公子虔性格刚烈,他抢先回答,说秦国未来要继续做一个游牧的行国,纵横葱岭东西,天山南北,与昊朝争夺西域。而赵渠梁觉得,葱岭未来将是秦人和昊朝的天然屏障,只要昊朝不越过葱岭向西扩张,秦人也不要东出,而应该向西方拓展。
\n
“于是,公父就选择了我作为秦君……”遥想当年,赵渠梁感慨万千。
\n
“秦君的看法是对的。”
\n
卫鞅笑道:“以昊朝现在的情形,能羁縻西域南北诸道城邦已经是极限,想要越过葱岭以西,除非孝武帝再世,否则没有哪个昊朝皇帝会做此徒劳无功之事。”
\n
昊朝自从建立以来,已经经历了六代人,各有拓展。昊高帝赵无恤自不必说,先是横扫中原,晚年又破楚逐越,一统天下,堪称千古一帝。
\n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