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修一条新的运河,连接京城故里河和江南的茗江,”邓潜道,“不仅疏通水流,防止沿途水灾泛滥,也可方便通商,以后,甚至可以走水路到最北边的蛮族草原。”
\n
第八十七章
\n
修运河这件事,最大的原因不是因为通商。
\n
傅知玉还记得上辈子水灾的事情,大雨连绵不绝下了一个月,百姓苦不堪言,粮食被淹,房屋倒塌,水灾时那件事发生的时候傅知玉还在做皇帝,后续赈灾不力,官吏贪污,导致活不下去的人揭竿而起,所以谢恪在那时候造反,得到了很大一部分人的支持,甚至可以说是众望所归。
\n
这件事其实跟谢恪无关,雨也不是他下的,是那时候的愧疚成了傅知玉难以抹去的阴影。
\n
对不起那些百姓,是他没管好手底下的官吏,没能给他们应该有的帮助。
\n
现在离水灾发生的时间点还有好几年,也足够来做准备,傅知玉这几年通过元家,已经捐了许多钱到沿途修大坝,但他觉得还是不够,运河这个想法才逐渐成型,看到傅燕然的回信之后才发现,他的想法与自己不谋而合,甚至他早就开始做了。
\n
“谢家也提了修运河的事情,如今已经在沿途征工了,”傅燕然在折子里写道,“我想着虽然现在水灾范围不大,但若是碰到雨季,也很容易酿成大祸,沿途堤坝虽有,但是毕竟堵不如疏,思来想去,还是修一条运河比较好,利国利民,造福千秋。”
\n
邓家那个造船厂傅知玉也去看过,工匠不错,很多东西也有些雏形,若这几年工艺技术可以达到更好的程度,也许可以造出大型机械来,挖河道不用只靠人力,效率也更快一点。
\n
不过,就目前这种状况,想这些就十分远了,还是先做。
\n
最后来的是林家,傅知玉给他图纸比较多,从小型农具到水车都有,他们家专精这个,想着应该也会和邓钱两家一样没有异议吧。
\n&nb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