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前代主父立为嗣孙了,然后十七岁正式册立嗣君;这些年不能说是如履薄冰吧,那也是兢兢业业,竭力维系着嗣君的身份。
虽然,不免被人指镝中正平庸,或是才资有限;没有什么明显的出彩之处。但也没有犯下明显的错失,或是落下受人非议的重大把柄。同时,也竭力维系着兄恭弟友、礼敬主母的基本体面;让那位别有所念的大妃始终无从下手。
在竭尽所能的广纳姬妾、多生儿女的同时,尽量营造出子嗣丰饶,亲睦敦善的家宅氛围。以此满足和塑造,臣下、藩属和诸侯、分家们,对于宗家的敬畏之心。然而,多年前的那场天象之变,一下子自上而下改变了太多的东西。
原本还算相对亲和,曾有期许的主父,与他逐渐的明显疏离了;那些在明面上尚且敬畏、遵从,他这位嗣君大兄的弟妹们,似乎也各自有了别样的想法;甚至,就连一些庶支所出的子女,也毫不掩饰亲近和讨好,那位韦氏大妃。
然后是,南海门下的众多诸侯外藩,因为领地的异变和兽害、妖灾;或多或少影响了,例行的贡金、上赋和献礼。有的是延迟了上缴,有的是请求酌情减免;还有的,不得不求请公室,发兵前往支援和解救,还有的则因此失联。
但是依照宗藩法度,上供朝廷的贡赋和酌金,却是刻不容缓。由此产生的差额和暂时亏空,都需要身为宗藩之首的公室,代为补足和垫付,再决定是否追讨酌免。同时,还要在京师的宗藩、藩务两院,提起动议进行朝堂的博弈。
而公室发兵前往支援和解救,受困的南海列岛诸侯外藩;同时,还要增加开支和花销,扩张公室麾下的武力;筹备钱粮以为征讨和平定,两岭地方的异变和妖乱、兽害;慷慨施以资源和待遇,收罗和笼络民间奇人异士驱使为用。
而作为仅次于西国大夏,天下第二大异姓封国;南海公室的相当部分根基,与中土大唐的岭南版图;紧密交织在一起,世代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纠缠牵连格局。因此,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