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这才符合人设:老子真的没有那些世俗的权力欲望!
“我听皇爷爷说,驸马那天把其中道理讲得像模像样,还说了若是磨制得当,可近可远?”
能讲得像模像样不奇怪,他翻看了《梦溪笔谈》后,就发现沈括已经总结了不少。
【阳燧面洼,向日照之,光皆聚向内,离镜一二寸,光聚为一点,大如麻菽,著物则火发,此则腰鼓最细处也。】
有叆叇,有放大镜,说明基本模糊的道理和应用已经有基础,只是没有进一步总结改进罢了。
不过朱瞻基忽然问这个,赵辉只是先回答:“应该没错。”
“这窥远之镜,驸马以为难不难?”朱瞻基凝视着他,“皇爷爷有些发愁鞑子不好找,过完年我也要跟着皇爷爷去北京,听说鞑子又不安分了。”
朱瞻基果然不光是好奇。
望远镜的原理自然不难,赵辉多试试总能成功。
一直没有出现成品,可能也只是工匠们大多没精力多研究。
而有精力的文化人则基本都往“博”这个方向走,总结已有的,却很少精研没有的。
望远镜在军事上的价值显而易见,朱瞻基是想在武功上多些建树?
一方面降低他二叔的影响力,另外又有属于他的使命感。
而找到赵辉……看看,就算只是做工匠,太子这边也有把他当做“自己人”的切入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