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其身份真实、无违法犯罪等不良记录,再将合格者名单报送至郡城报名处汇总。
而报名者也需提供自己的姓名、籍贯、年龄、家庭出身等基本资料,同时表明自己欲参加的乡试层级与文试或武试类别。
报名筹备完成后,各县治又分别选择了郡城内宽敞安静且易于管理的官署作为乡试考场地点。
辽东郡一众官员的眼袋都忙的肿起来,但让他们又庆幸又辛酸的是,整个郡的人口也就十四万人,少得可怜!
所以,虽然留给他们准备的时间最少,但最终还是紧赶慢赶的完成了所有宣传、报名以及试题的印制。
眼看距离乡试倒计时还剩最后一日,整个帝国,上到满朝文武,下到黎民百姓,所有人都几乎从一种忙碌的状态中暂时停歇,都被这即将到来的盛事撩拨起了心弦。
在繁华的内史,大街小巷都在议论着乡试之事。
酒肆茶楼中,文人墨客们放下手中的酒杯与茶盏,热烈地探讨着可能出现的试题内容,有的摇头晃脑地背诵着经典篇章,有的则为自己与友人互相鼓劲。
街边的小贩们也不闲着,他们用新奇的目光打量着那些行色匆匆、手不释卷的学子,心中暗自揣测着谁会在这场乡试中一鸣惊人。
各郡县之中,官府门前张贴的乡试告示前围满了人群。
有年轻后生满怀壮志,眼神坚定地凝视着告示上的要求,心中默默规划着自己的应考之路。
有白发苍苍的老者背着几本旧书,一路风尘仆仆的从乡下赶到县治,只为在这科举的考场上,一展自己的才华与抱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