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利益者,又和刘娥一同在殿中见证了一切。
拉上他,实际上就是刘娥在强调自己所传遗制的真实性。
当时王曾等人突然看向他,也是在确认这一点。
只不过,那个时候赵祯的脑子混乱,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但是现在想来,却慢慢品出了背后的脉络。
这也是现在赵祯为难之处。
有了先前的那一幕,再看现在,那么是否存在一种可能。
一旦赵祯开口顺应刘娥,那么,刘娥便可以故技重施,顺势而为,借嗣君的名义,命一众宰执大臣,将遗制朝着向她有利的方向进行修改呢?
可要说是反对的话……
以现在掌握的信息来看,宰执大臣的权力比他之前认为的远远要大的。
别说如今赵祯只是个嗣君,就算他真的成了官家,也并非他说什么,这些宰执大臣就听什么。
现在的局面是,对于刘娥来说,她之所以要借助赵祯的口,是因为刘娥本身就处于强势地位,宰执大臣中有不少是她的人。
所以,她缺的是一个名正言顺的理由。
如果此时赵祯开口顺应的话,那么,丁谓等人便可顺水推舟压制王曾。
当然,并不代表赵祯的话,实质上有什么份量。
因为哪怕他提出反对的意见,大概率和这些宰执大臣自行博弈出的结果没有区别,只会平白得罪刘娥。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