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夫都不杀,或更准确的说,应该是不擅杀大臣。
一字之差,含义却天差地别。
不杀言官,也并不是所有言官都不能杀,而是不因言官上书言事而杀言官。
事实上,在太祖,太宗乃至刚刚结束的真宗朝,都有文官因过错被杀的先例。
然而这条祖宗之法,在经过了几十年的演变之后,俨然便成为了文官们的免死金牌,进而使大宋文武官员的地位因此完全失衡。
最后的那场靖康之祸,不能说全是因此而来,但至少和这些所谓的祖宗之法脱不了干系。
赵祯要改变这种状况,就不能浪费这八年的时间,必须要尽早开始着手。
毕竟,大宋存在的问题实在太多太多。
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事情总归是要一点点做的。
他,又或者说大宋……没有时间可以浪费。
因此,完全顺从刘娥等着亲政是不行的。
那么换一个思路,从刘娥的手里夺权,可行吗?
赵祯当然考虑过这条路。
但是思忖再三之下,他还是放弃了这个想法……
夺权固然爽快,可问题是,刘娥毕竟是有遗诏傍身的秉政太后,而且名义上还是他的母亲。
如果说武力夺权的话,那么,哪怕他公布出自己的身世,甚至是把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