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在刘娥有意无意的带领之下,他的观点阐述也集中在丁谓的身上。
但要知道,最开始的时候,赵祯品评的是中书的所有人。
这二者虽然看似只是小小的不同,可其中的微妙之处,却不得不让人深思。
赵祯之所以把整个中书宰执作为品评的范畴,目的就是为了避免刘娥起疑。
但是,从刘娥的这个举动便可看出,她还是有了疑心。
回顾昨晚的谈话中,刘娥对丁谓的态度有正面也有负面,好似是处于一个相对客观的立场上。
但其实仔细一想,便可很清楚的发现一点……
刘娥在有意的激起赵祯对丁谓的敌视。
谈话越往后,刘娥越是在模糊丁谓的缺点,强调他的优点,引导赵祯将自己的想法全部吐露出来。
更重要的是,整场谈话,刘娥给了赵祯足够的‘尊重’。
越往后看,她似乎越认可赵祯的看法。
现在回想起来,这或许是一个试探,都是为了最后那句话做铺垫。
如果说,昨天赵祯所做的一切,目的是为了扳倒丁谓的话。
那么,在经过始终围绕着丁谓的讨论铺垫,且刘娥最终似乎开始慢慢接受赵祯的想法时,赵祯面对着她开口发问的这句话,第一反应就应该将其理解为,应该如何处置丁谓!
与之相对的,如果赵祯的举动并不是为了针对丁谓,而是单纯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