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还特别表明是司马昭的意思!
成济以为立大功的机会就在眼前了,当即抽戈刺向曹髦,把曹髦的后背都刺穿了,当场就让皇帝驾崩了!求功不可谓不心切,但愚蠢也不可谓不够愚蠢了!
他这个做法,完全不了解司马昭的阴险狠毒!他是要皇帝死,但为了不背弑君的名声,也可以要杀皇帝的人死!
曹髦的这第二招,有两种评论,一是英勇,宁愿死,也要和司马昭干一把;二是幼稚,自不量力,以卵击石,徒死无益。
我倾向于后一种,因为,不是敢死的人就称得上英勇的,司马迁说“臧获婢妾,犹能引决”,毫无意义的送死,和自杀是没什么区别的。
他的幼稚在于,没有想出稍微有点胜算的招数,哪怕是自己去刺杀司马昭,那也是英勇的表现。这一点,他就远远比不上康熙。康熙在鳌拜把持朝政的时候,就带着侍卫偷袭鳌拜,一举把他拿下。他要是带着侍卫,直接去找鳌拜算账的话,那就和曹髦没什么区别了!
如果曹髦成熟的话,那自然有成熟做法,而成熟的做法,只需抓住一点就行了:司马昭阴险狠毒!围绕这一点来做,就算最后不成功,那也是个智慧的人。曹髦的前任曹芳虽然也失败,但他起码抓住了司马氏的人性,在做着有智慧的事情。
所以,说来说去,还是曹髦幼稚啊!
幼稚害死人!
这一点,我们要谨记。
司马昭听闻皇帝死了,登时演技炸裂,先是“大惊”,然后“自投于地”,就是倒在地上;接着奔往皇帝死的地方,看见皇帝的尸体,扑了过去,枕着皇帝大腿,哭了起来,并且是越哭越哀伤,像死了老爸一样,一边哭一边说道:“皇帝死了,是我的罪啊!”
为什么说司马昭哭得那么伤心,是在演戏呢?因为看史书或者看一个人,是不能看眼前所看到的,而是要联系到对方平时的为人。一个为人阴险狠毒的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